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随着翡翠的受众越来越广,作为翡翠的原产地,人们对缅甸也越来越好奇,那真实的缅甸,到底是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,遍地是翡翠,原石随便捡呢?
翡翠主要产自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区域,历经了上百年的风雨开采,从卫星地图上看已是满目疮痍,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矿区,分布着大大小小上千个翡翠矿场。
本世纪初,矿区进入了现代化的机械化开采,平均六天就可以搬空一座大山,使用的机械化设备,甚至超过了三峡工程的规模。
矿区的原石产出主要有三个途径:大矿主、小矿主和也木西群体。
每一块玉料的合法交易流程,都需要先缴纳地方军阀的税收,然后交由缅甸政府监管,政府根据石头的品质,分为A、B、C、D四个不同的等级,对应不同的处理方式。
其中 A、B类的精品资源,政府通常会直接参与销售,并运回国都内比都,通过每年几届的公盘拍卖等方式完成交易。
在 缅甸,一年会有两至三次大型的公盘,分别在三月、六月和十一月,有时也可能会取消一两次的公盘,自从新冠疫情流行以来,已经一年多没有举办了,预计今年的缅甸公盘仍旧会被延期。
缅甸出产的翡翠,九成以上都会流入中国,尽管矿区离中国边境很近,但是直接从矿区运往国内属于走私行为。所以,严谨的翡翠交易流程中,每一块玉料都要运回缅甸国都,加上政府的烙印才能交易,否则都属于非法走私行为。
矿区也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免费开放,人人可以随便去开挖玉石,在缅甸的法律中,翡翠属于国有资源,不能私人开挖,矿场是国家以矿权形式部分承包给矿主的,在正常的作业期间,矿区是军事管制状态。
此外,矿主也会开放矿区给也木西群体来捡漏, 也木西是缅语音译,意思是捡石头的人,或者是刚挖出来、还有很厚的玉璞、最原生态的赌石,这些靠捡石头为生的也木西们,也是玉石生态链中最底层的群体。
对于这些挖玉人来说,能够挖出一块好石头,从而一夜暴富,是他们一辈子的梦想,然而好料极为稀少,大部分挖玉人都只是挣扎在温饱线上,甚至随时可能遭遇坍塌致命的风险,高风险,低收入,才是这些缅甸北部挖玉人的常态~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电子邮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