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衣必有冠,有服必有饰。中国人在衣冠
配饰上的巧思,令人慨叹,中国服饰的华美与朴实,中国
文化的轻灵与厚重,就在一冠、一履、一环、一饰之间。凤冠·贵妇衣冠的绝响宫禁之内,波澜暗涌。一顶凤冠,是多少宫廷内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。虽然孝端皇后的凤冠重达重2.95kg,其上镶嵌了无数宝石和珍珠,令行动都变得艰难,但那些有幸登上至尊之位的女人一旦获得这样的权利,就再也舍不得低头把这象征着无限荣耀的冠帽脱掉。

孝端皇后凤冠,明万历,高35.5cm,径20cm,重2.95kg光彩照人的凤冠,凝聚了古代无数女人的梦想。为了戴上一顶凤冠,有人苦等了三十年,有人陷入了惊悚的宫斗。它由何发展而来,又如何走向消亡?

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,清光绪,高20cm,宽30cm。清宫旧藏。此为光绪帝皇后穿吉服时所戴。钿子用藤片做骨架,以青色丝线缠绕编结成网状。钿上部圈以点翠镂空古钱纹头面,下衬
红色丝绒。钿口饰金凤凰六,钿尾饰金凤五,下饰金翟鸟七,均口衔各种串珠宝石缨络,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。

钿子由缠发包头的
装饰品发展而来,随着清代后妃的发饰逐步加宽加大,装饰用的簪、花等饰物越来越多,于是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冠状头饰,在清代中期开始流行。钿子是满州贵族妇女在除皇帝登基、大婚、后妃受册封以外的吉庆节日里最常戴的一种冠帽。如果把历代皇帝后妃的冠饰都纳入“凤冠”的范畴,
那么钿子可以说是最新款的“凤冠”。

假发·以假乱真的时尚奇特的假髻造型层出不穷,曾在宫中掀起时尚的浪潮。根据《北齐书》
中的记载,甚至有女人不惜剪去真发来配合“危邪之状如飞鸟”的假发。看来,当你见到头顶摇摇欲坠高髻的姑娘,还是控制住
自己的双手,只赞一句“好个如云乌发”吧。

《乔元之三好图》 供图/高春明明末苏州妇女流行“牡丹头”,先将乱发团纳入发髻当中,然后用自己的真发覆盖住,显得头发又多又厚。图中三位女乐人的发型蓬松高耸,应该就是在真发中藏了乱发,形成“牡丹头”的效果。汉魏侍女、唐宋宫娥、明清佳丽,哪个不是发髻高挽、云鬓巧梳?可谁能保证自己的头发够长够多够好,撑得起这些美不胜收的发型呢?
